正常情况下,在选择一台电脑时,往往最关心的就是CPU的性能高低,毕竟处理器的性能直接影响了电脑的运算速度。而CPU作为影响电脑运行速度最关键的硬件之一,大多数人往往只重视“核心数量”的多少,觉得核心数量越多越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本文以五个方面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处理器参数与性能的关系~
1.制程工艺
如果将芯片制作比作精细的雕刻,那么制程工艺就是刻刀的精度。制程工艺数字越小,代表着刻刀更细、更锋利,可以进行精细、复杂的操作。在同样面积的刻板上,更细的刻刀可以雕刻出更多内容,也可以雕刻出更好的细节。
制程工艺也是一样的,更为先进的工艺可以在同样面积的晶圆内“雕刻”更多电路。更密集的晶体管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在同样性能下可以减少处理器发热,提升处理器能耗比。
例如英特尔12代酷睿处理器采用Intel 7(10nm)制程工艺,晶体管密度可达10076万晶体管/mm,英特尔12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提升巨大,且功耗有降低。这些提升都与更先进的制程工艺有很大关系。
2.处理器架构
处理器架构就好比买房时的户型,同一家开发商,同样面积的房子,户型优秀、动线设计合理的房子住起来更舒服。架构也是一样,先进的架构设计可以使得处理器访问数据,处理数据更高效,最直观的表现同样为性能提升,功耗降低。
架构也分宏观架构与微架构。以英特尔12代酷睿为例,其宏观架构采用了性能核心(P 核)与能效核心(E核)设计,性能核心可专注性能发挥,提供流畅顺滑的使用体验,而能效核心更注重于能效,可在大核全力处理前台任务时更好的处理后台任务。在移动端,能效核心同样有利于提升笔记本电脑续航。
3.频率大小
主频一般由总线速度乘以CPU倍频得出。一般,在同代处理器中,主频越高的处理器性能越好。
但是不同代,不同品牌的处理器无法直接比较主频,原因便是以上介绍的几点:处理器制程工艺、架构等参数不同。在同代中,主频越高性能越好,而睿频的高低决定了处理器性能的上限。
4.核心数量
核心数量同样是处理器的重要参数,同代产品,同样频率下,核心越多,多线程性能更高。在日常使用中,核心过少会导致多线程性能不足,使用时容易出现卡顿。但是如果核心太多,处理器发热与功耗也会随之增高,如果无法充分利用多线程性能,会导致浪费。
虽然处理器的核心越多越好,但是在关注核心数量时不要忘了主频。多核高主频的处理器性能强。
5.缓存大小
如果将CPU比作高速的机枪手的话,缓存就是距离CPU最近,效率最高的补弹手。CPU处理的数据源于硬盘上存储的文件,但是硬盘的速度相比CPU的速度慢了许多,存在瓶颈。因此需要内存和缓存这样更高效的角色来输送CPU需要处理的数据。
CPU缓存一般分为三级,最快的一级缓存读取速度可达2300GB/s,可为CPU高效输送其所需的数据文件。缓存读写速度也受到CPU架构、工艺等多方面影响,同样架构工艺,同样核心梳理与主频的处理器的处理器,缓存越大,性能相对越强。
处理器有这么多参数。具体应该怎么选择呢?
如果需要进行渲染视频、3D建模、大型数据分析这类工作,可选择搭载i7-12700H处理器的笔记本,它有着核心多,主频高,工艺架构先进的优势 。
如果只需要处理文档、表格,进行线上会议,那么搭载了i5-1240P处理器的笔记本就可轻松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