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被称为山水诗派鼻祖的谢灵运。他出身高贵,而且才华横溢,但是,最终却被皇帝处死。
谢灵运画像
下面就来简述谢灵运的人生经历,并探索他在拥有优越条件的情况下,却得到悲惨结局的原因。
一、出身高贵,皇帝恩宠
公元385年,谢灵运出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是谢玄的孙子、王羲之的外孙。而陈郡谢氏向来名人辈出,有气度不凡的谢安,有一丘一壑的谢鲲,有多才多艺的谢尚,有淝水之战中大放异彩的谢石、谢玄等人。
谢氏不乏文人将军乃至宰辅太尉,是东晋时期唯一能与琅琊王氏相提并论的世家大族,而谢灵运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高贵家庭之中。
作为声名在外的谢氏子弟,谢灵运的官路基本上来说是挺幸运的,首先起点要比一般人高很多,从东晋末年到刘宋,谢灵运做的都是参军、侍郎、秘书丞一类的职务,手上虽然没有实权,但是总会受到皇帝的宠爱。
谢灵运像
甚至在谢灵运犯下严重错误时,皇上往往都会因为他祖上的功劳,且有一定文才而网开一面。
二、因才华横溢而自称“才高八斗”
生长在书香门第的谢灵运,从小就热爱读书、博览经书,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而且他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写过《晋书》,编辑有《谢康乐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人才。
谢灵运被人们称为山水诗派鼻祖,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重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以至于当时谢灵运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争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可是,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开始狂妄自大起来。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 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既称赞了曹植的文才之高,也蔑视了天下人的才华。
谢灵运诗画
自此之后,人们便称曹植是“八斗之才”,同时也将学问高、文才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成语《才高八斗》就出自谢灵运的上述言论,原意指谢灵运只看重曹植,并将自己凌驾于天下文人的傲气。后来大家也将学问高、文才好的人形容为“才高八斗”。
三、结局悲惨的原因分析
出身高贵、自认为“才高八斗”的谢灵运,最终却于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被处死,年仅49岁。这位官二代、才华横溢的才子,为何会得到如此悲惨的结局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是显赫的出身让谢灵运迷失了自我,直至忘乎所以。出身高贵,只能说明你运气不错,富裕的家庭只能代表前辈们的努力结果,其实与你本人没有多少关系。而谢灵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却将官二代的身份作为自己张扬的资本,甚至无视领导、无视法律、胡作非为。
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后,已经18岁的谢灵运,便依照当时国家相关规定,继承了爷爷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并授予员外散骑侍郎之职。可我们的谢公子一嫌官职太小,二来认为自己还没玩儿够,不愿意受单位约束,就一直拖着不去报到。
谢灵运塑像
就这样稀里糊涂混了两年没上班,皇帝不仅没有追究,反而因为谢灵运是名门之后,且文才出众,便很快将他任命为琅琊王司马德文的行参军,相当于领导秘书。这位公子平素就行事高调,生活极度奢华,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当了领导秘书之后,摆得谱更大了,走到哪儿都是一群人围着伺候。
有一次进宫见皇上,门卫是新来的,不认识谢灵运,按规定查验身份,要求登记,谢灵运一听就恼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门卫说不认识,谢灵运说老子今天就让你认识认识,噼里啪啦把皇宫门卫给打了一顿。
因为自己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很少回家,结果,小妾寂寞难耐,跟家里的奴仆发生了私情,被谢灵运捉J在床。谢灵运恼羞成怒,当场把奴仆给打死了。因此,他爵位降一级,由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从食邑两千户降为食邑五百户,撤销原职务,转任散骑常侍。
谢灵运结局悲惨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自视甚高,几乎是历代文人的通病。其实,你诗词文章写得好,只能说明你有文学才能,不代表你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未必能当好官。
谢灵运诗句
谢灵运被降职后,心怀愤懑,便对政务指手画脚,大臣对他很不满,把他外调为永嘉太守。可身为太守,谢灵运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游山玩水,到处旅游,为此还专门发明了登山用的“谢公屐”。
谢灵运喜欢旅游,有时候不请假就和一帮朋友游山玩水去了,甚至大摆排场、兴师动众、破坏生态环境。面对谢灵运的目无王法,恣意放浪,皇帝只好让他自己辞职,别干了。
谢灵运结局悲惨的最后原因,是由于皇室对士族的纵容。在魏晋时期,全社会崇尚的就是那种任性洒脱,不拘礼节,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嗜酒、嗑药、清谈、纵情山水,不思进取,不畏权贵,是名士普遍崇尚的生活,史称“魏晋风度”。
前有孔融,后有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都是知识分子的偶像,谢灵运深受其影响,行为难免怪诞,而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厚,对这些士族子弟颇为纵容,客观上也助长了谢灵运的嚣张气焰。古人说得好:“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在上述几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谢灵运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我们应该以谢灵运为戒,出身好不应该成为自己的负担,而应正确对待,加强自身文化知识与素质修养的学习与提高,跟上时代的潮流,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灵运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