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现在这句话被人们解释为男女之间对爱情忠贞。
地域广大的中国有很多浅且湍急的河流,这种河流不能用舟船渡只能用皮筏渡,古人认为这是由于水赢弱的原因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
中国有很多典籍中记载了弱水。
《山海经》说:“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这大概是“弱水”最早的文字记载。昆仑北面的弱水连芥草都浮不起来。“弱水”在这里指的是遥远凶险,浩瀚汪洋的江河湖海。
随后,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苏轼《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西游记》里:“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则是“三千”与“弱水”在文学中的第一次结合,展示了流沙河的异常险峻。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中,黛玉质问宝玉与宝姐姐的关系时,宝玉笑着回答了黛玉的疑问:“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自此,代表爱情忠贞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句话正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这里面提到的“三千”是虚词,是众多的意思。“弱水”则代表美人。
“弱水”的弱字,在古文中也经常和溺水的溺字通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弱,溺之简略也!”人们面对三千弱水的诱惑,永远也只能独取一瓢,取两瓢或者多瓢,只会带来溺亡的灾难。
其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还是一个来自佛经中一个故事:
“一个面带苦楚的人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释。佛陀问他有何烦恼,他说自己的父亲十分不赞成自己信佛,觉得佛门戒律太过麻烦,而且要学的东西繁多,不可能全部学会,不如不学好了。他费劲唇舌也不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又怕自己的父亲累劫轮转生死,堕入恶道受苦,于是就求佛陀开释。
佛陀听后,对那人说:“你的父亲是有慧根之人,我告诉你个故事,你回去说给他听,他必然能去邪向正。”佛祖讲的这个故事,乃是一个旅人在旷野走了需求,口渴难忍几乎欲死。他看到远处有一处湖水,清澈明净,急忙走近。只是他走近后却突然不动了。
同行的人问他:“你不是口渴了吗,怎么突然不喝了?”
那人用嘶哑的喉咙回答:“你有所不知,这么多的水,我喝不完,所以干脆不喝算了。”
行人不禁叹息:“唉,可怜无知的人啊。”
佛祖的故事讲完,那求开释的人便离开了。他回家将故事讲给父亲听,父亲听后竟然真的大彻大悟,和他一起礼佛。”
显然,这就与男女忠贞的爱情毫无关联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可解渴。
佛法无边,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真正出处应该是佛教。它表示的是:虽然世间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但能把握中其中一二已经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