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众所周知,古人生活水准远远不如今天。其中若是遇到在荒年,树皮、草根都可以成为充饥的东西!但如果连树皮、草根也被吃光,那么被饥饿冲昏头脑的人就会盯上活着或者死去的人!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被称为“菜人

众所周知,古人生活水准远远不如今天。其中若是遇到在荒年,树皮、草根都可以成为充饥的东西!

但如果连树皮、草根也被吃光,那么被饥饿冲昏头脑的人就会盯上活着或者死去的人!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被称为“菜人”的食材就被端上了餐桌!

那么“菜人”是什么人?同为人,他们为何会成为别人的腹中之物呢?

易子而食,折骨为炊

提到中国古代的成语,想必“易子而食”是最让人不寒而栗的一个了。

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出自于春秋时期的宋国。由于宋国人杀掉了过境的楚国使臣,当时雄霸一方的霸主楚庄王兴兵攻伐宋国。

宋国国小民贫,很快连都城都被楚国军队围的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过。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然而当时的宋军统帅华元却拼死抵抗,城中的宋国人也是同仇敌忾,誓死要将楚国人赶出自己的领土。

于是宋国人一面杀出城去和晋国人寻求支援,另一面坚守城阙,誓死不降,战事的复杂情况很快就超出了两国的想象。

很快由于城中粮食殆尽,宋国都城内部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悲剧。由于饥饿,老百姓们开始吃死掉的人的尸体。

等到后来尸体都吃光了,他们甚至把自己的孩子互相置换,以此裹腹。守城的将领华元终于看不下去了。

为了拯救城中嗷嗷待哺的百姓,华元临危受命,在夜间溜出城墙,直奔楚军统帅子反的大营,一进去就拿着匕首挟持了楚国的元帅子反,并且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出处:

“宋国人现在易子而食,折骨为炊。”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子反见状也不敢怠慢,只好把华元引见给了做决策的楚庄王。这时的楚庄王其实也早有退兵之意,只不过碍于面子问题不好挑明。

这下宋国将领华元亲自来见,楚庄王就做了顺水人情,以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名义退了军,不可为不是对好生之德最大的讽刺。

其实,史书里记载的人吃人的悲剧屡见不鲜。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每当一个地方出现蝗灾或者严重的自然灾害。

都会看到史书上记载的冷冰冰的“人相食”的内容。唐朝诗人白居易就在他的诗里提到“是岁江南旱,衢州人吃人。”由此可见,此事不虚。

而到了乱世时期,由于战争的残酷,人吃人的现象则变得更加普遍。三国时期,曹魏曾经有个著名的谋士名叫程昱,作为曹操帐下的智囊,由于当时曹操的军队缺粮。

程昱便派兵去当时的东阿县城纵兵劫掠,甚至最后将人肉混杂进军粮给曹操送去,此举虽解了曹操之危,但程昱却因此而遭到世人鄙视与唾骂。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不过直接吃人毕竟过于惊悚,为了使得这场惨无人道的交易变得更加能够上的了台面,魏晋南北朝以来,人们特意把各种能吃的人群取了一个相应的名字。

例如妇女取名为不羡羊,婴儿被称作和骨烂,而男子因为其出汗较多,肉质腥臊被取名为挠把火。

这些让人看过之后不寒而栗的称呼,却代表着那个时代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后来,人们给这些被吃掉的人起了一个统称“菜人”

“菜人”意为即将被当成菜一样被吃掉的人,可以说对于菜人而言,唯一的命运就是等待被端上饭桌,成为他人的腹中之物!

唐宋尤甚 尸骨遍野

进入隋唐以来,由于战乱的状况有所改善,虽然人们在大多时候不再因为饥饿而选择吃掉自己的同类。

但史书中仍然会记载一些因为仇恨或者迷信而吃人的片段,让人看过感觉不寒而栗。如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大将邱行恭。

其在隋末唐初的统一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劳,李世民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将邱行恭和他的坐骑撒露紫一起雕刻在了他的陵墓旁边,这便是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宿将,私下里却一直保持着食人的习惯。有一次唐朝下面的一个县尉造反,唐太宗派邱行恭前去讨伐。

邱行恭发兵之后很快就活捉了兴兵作乱的县尉,李世民听说后十分高兴,让邱行恭把那个县尉处以腰斩之刑。

可是邱行恭之后的行为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竟然在那个县尉活着的状态下将其心肝掏出,放到锅里煮食并且亲自吃掉。

此举让久经沙场的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了,认为邱行恭这样做实在是有违道义。但李世民也只是数落了邱行恭不该擅行杀戮,却没有给他什么处罚。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对食人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此许多统兵将领似乎都有这个“癖好”。

例如隋末唐初著名的混世魔王朱粲,这个魔头借着隋末大起义的东风,在今天的湖北一带纵兵劫掠,甚至多次因为军队缺粮,将抓来的百姓分给士兵啖食。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这个混世魔王食人的时候,毫无心理负担。他曾经得意的向自己的部下说道:

人肉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只要附近的州县里还有流亡的老百姓,我们就不会为了军粮而发愁了。”后来,朱粲食人的暴行甚至蔓延到了自己的宾客身上。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他的老窝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很快,叛军便以雷霆之势拿下了潼关,而早已失去锐气,昏聩不堪的唐玄宗领着自己的亲卫部队出奔四川,长安城就此沦陷。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一时间,局势对唐朝朝廷来说十分不利,就连唐玄宗都感叹到河北乏人。然而当安氏叛军行进到小小的睢阳城时,他们根本想不到一块硬骨头正摆在他们面前,需要他们耗费足足九个月的时间才能攻陷。

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守城将领张巡拼死抵抗。很快城中的粮食耗尽了,可张巡仍然雷打不动,继续指挥部下英勇抗敌。

无奈之下城中的人开始吃树皮,吃草根。士兵也开始宰杀自己的战马用来充饥。可这些东西都吃完之后,究竟还能抵抗多久?城中的人们充满疑惑的看向张巡。

这时张巡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只见张巡走向高台,呼唤起全城饥肠辘辘的将士和百姓,把自己的两个小妾扔到旁边,硬生生几刀砍下去,两个小妾立刻毙命。

就这样,张巡亲眼看着饿成恶鬼的人们蜂拥而上,将尸骨未寒的两个小妾分食殆尽。这两个无辜的女人,就成了历史上可悲的一行省略号。

在张巡用铁血铸就起来的英雄形象面前,她们两个人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安史叛军最后攻入城池,张巡壮烈殉国。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到了唐末五代十国,纷乱的中原大地上又开始出现了食人的记载,真可谓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著名的黄巢起义,除了抗争日趋腐朽的唐王朝之外,起义军本身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食人的恶名。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黄巢的起义军攻破了陈郡这个地方,在城中大肆劫掠。甚至为了补充军粮,把很多活人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大臼。

用舂米的舂将这些人捣烂,做成杂碎后将早已不成型的人肉活活吃掉。这样的记载在黄巢起义时期还多处可见。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走向彻头彻尾的乱世,食人的现象就更加普遍了。到了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吃人已经没有了什么心理负担。

很多军阀例如秦宗权等人,都有明确留下来的吃人记录,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惨到了怎样的地步。

食人的风气一直弥漫到了宋初,宋太祖的国舅王继勋就有着令人发指的吃人习惯。据说这个王继勋,最喜欢吃的是年轻女人的肉。

一旦他看中的女人不愿意屈从自己,他便割掉这些可怜的女人身上的肉,然后把他们吃掉。

王继勋还把准备吃掉的女人关在自家院墙之内,以免被人察觉。久而久之,宋太祖本人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混账国舅干的事情。

后来有一天天降大雨,冲垮了王继勋家中的围墙,这些劫后余生的女人纷纷跑出,向官府鸣冤,王继勋的事情才败露。

然而被后世称作为明君圣主的赵匡胤却对这件事不以为意。仅仅三年后,他就又把自己这位国舅官复原职,这样的处理让王继勋变态的欲望更加泛滥。

从此之后食人更不收敛,甚至强娶民间女子食之,宋太宗继位后,终于看不惯他的作为,最终把王继勋杀掉。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王继勋被杀那天,汴梁城内围满了前来复仇的百姓,他们大多都有亲人被王继勋迫害过,当王继勋人头落地的那一刻。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欢呼,然而这一切来的还是太晚,经过审讯,共有百余人被这个败类吃掉。

丁戊奇荒 血泪记忆

到了宋朝中期,虽然商品经济已经有一定的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因为饥荒导致的人吃人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尤其是到了宋末元初,因为战乱,人吃人的现象又开始变得多了起来。崇祯年间,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内部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雄据一方。

外部又有女真人虎视眈眈,连年的战乱只能让明朝廷向百姓课以重税,这便是所谓的三饷。

然而天公不作美,偏偏崇祯年间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地震,蝗灾,雪灾,瘟疫接踵而来。

一个从广州前去北京述职的明朝官员,行进半途看到一个老妇人正在烹食一个婴儿,并且号啕大哭,便连忙凑过去问那老妇人为什么哭。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只见那老妇人回答道:“杀的这个婴儿是自己的儿子,他已经饿死了,自己害怕遗弃掉他的尸骨会被周边的饥民吃掉,只能自己将自己的孩子吃掉,以此裹腹。”

老妇人的话让官员听后不剩凄凉,后来官员将这段对话上奏给了崇祯皇帝,我们才能看到关于这段的记载。

公元1644年,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的残余势力只能在南方继续组建南明政府。

于是一向比北方安定的南方地区也陷入了战火之中。那时候南方百姓生活的惨状,用当时南明的官员屈大均的一首诗可以形容。

这首诗叫做《菜人哀》:讲述的正是一个即将要被吃掉的女菜人被杀时候的心理历程。

诗中详细描述了这位女菜人活生生被剐掉的惨状,并且表明了自己身上每个部位给那些饥民吃食时候的反应,可以说是字字血泪,让人看的后背发凉。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如果说这些见诸于史册的饥荒都太过简略,那离我们最近的清朝留下来的饥荒记载就要详细许多。

清末光绪年间,山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史称丁戊奇荒。据说在饥荒最严重的时期,自家的人饿死亲人都不敢放声痛哭,因为生怕哭声引来饥饿的人群过来把尸体抢走吃掉。

很多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如李提摩太等人,更是目睹了丁戊奇荒的惨状,在自己的日记里详细记述了下来。

在这之中,腐朽的清政府的赈灾效率也差的让人吃惊,旱灾肆虐了山西等地长达三年的时间,据统计最后共有约一千万人死在了这次大饥荒中。

易子而食发生在什么时候(易子而食出自于哪里)

结语

如今,我们都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年轻、幸福一代。虽然生活、工作的压力让我们略感疲惫,但与古代那些命运凄惨的“菜人”相比,仍要幸福的多!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大理白族火把节是几月几号(白族的火把节有哪些风俗)

2023-3-17 13:20:31

投稿

张嘉译个人资料简介(张嘉译主演的全部电视剧)

2023-3-17 13:26:1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