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向市委书记李卫东赠送球员签名球衣。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志勇 摄
10月30日,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向市长魏建平授予“中国乒乓之乡”牌匾。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志勇 摄
10月30日晚,市平原体育中心灯火璀璨,乒坛盛宴——“新乡WTT世界杯决赛2022”的男女单打决赛在这里举行。当国乒选手王楚钦击败日本选手张本智和获得男单冠军之后,另一个高潮随即而来:WTT董事会主席、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向市长魏建平授予“中国乒乓之乡”牌匾。
“中国乒乓之乡”花落新乡,625万新乡人民担当得起这个称号。
百年的传承
乒乓球运动在新乡有着百年的历史,自上世纪20年代从大都市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0年以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由于乒乓球运动可参与性强,成为最受大家喜爱的运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市业余体校(现更名为市中心业余体校)正式成立,为热爱各类体育运动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正规的培训场所,只是专业教练非常缺乏。
1962年,我市乒乓球运动开始有了专业教练。刘万年成为第一任专业教练,至此,我市乒乓球运动开始走向正规。第二年,张立、宋琳、耿西琳、冯连恩4名乒乓小将成为新乡第一批入选省队的球员,也揭开了新乡乒乓球运动历史上巅峰时刻的序幕。
多年来,新乡连续不断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乒乓球选手,涌现出了以刘国梁、张立、葛新爱、刘国栋为代表的一批世界冠军和选手,成为中国乒乓球队史上的骄傲。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省队队员基本来自新乡,获嘉县尤为突出,这得益于该县几乎全民打乒乓球,成为全国有名的“乒乓之乡”。因为乒乓球的缘故,获嘉县先后两次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
1976年左右,国家乒乓球队还来过获嘉打比赛,张立、葛新爱、张燮林等世界冠军及国家队的教练都曾到获嘉体校指导过乒乓球训练。当年,河南的省乒联赛和新乡地区联赛也多次在获嘉县举办。获嘉县曾向国家队、八一队、省体工队、市体校输送队员多人,多名乒乓球队员远赴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打球、任教。
那时的新乡乒坛辉煌奠定了“中国乒乓之乡”的基础。
闪耀的巨星
10月26日,刘国梁来到新乡学院附属中学体育馆,与在此训练的小乒乓球运动员亲切交流,并对他们进行了具体指导。
刘国梁6岁开始学习打乒乓球,父亲刘占胜是一位乒乓球教练,父亲对两个儿子刘国梁和刘国栋在乒乓球方面发展一直寄予厚望。从青年队到国家队,刘国梁很快获得世界冠军的头衔。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了2个奥运会冠军、7个世乒赛冠军、2个世界杯冠军和2个亚运会冠军的傲人战绩。
张立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知名度颇高。在她征战乒坛的7年间(1973年~1979年),参加世界和重大洲际比赛中共拿到了26枚金牌,是当时我国获得金牌最多的乒乓球选手。
1953年出生的葛新爱,在1975年、1977年、1979年举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共夺得5枚金牌。
他们都是新乡乒乓球界的骄傲,也期待能够引领起更多的新星和巨星。
雄厚的基础
历史的禀赋如此,造就了乒乓球运动在新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论城市或乡村的文化广场上,都有数量不等的乒乓球台,在城市公园、广场,乒乓球台几乎成为标配的设施。特别是牧野广场的乒乓球台,早上、下午打球的人不间断,你下场、我登场,自觉轮换,既有六七十岁的老翁,又有六七岁的儿童,打球动作有板有眼,观球者个个是行家。
在球台前,你同样能够看到各个年龄段女同胞的身影,巾帼不让须眉。
新乡将乒乓球训练从社会向学校延伸。新乡的一部分小学建有乒乓球训练班,由专职教师任教。获嘉县双育乒乓球学校以乒乓球训练为特色,学生课余时间就是训练打乒乓球,频频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新乡不仅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也有较好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条件。市体育局花费近百万元建成了市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该训练基地1600平方米,正规塑胶场地,比赛专用灯光,能够容纳30张乒乓球台同时进行训练,可承接省级青少年乒乓球赛事。在这里,刘国梁夸奖小运动员的技术比同时期的马龙、孙颖莎还要强,这是对新乡群众体育运动基础雄厚的肯定。
如今,投入使用不到2年的市平原体育中心更是成了承办最高水平乒乓球比赛的理想之地,建筑面积达到8.4万平方米,按照国际赛事场馆的标准进行建设,能容纳观众6700人。
新乡所做的一切努力,国乒选手都看在眼里。在10月30日的赛后记者见面会上,王楚钦、孙颖莎、陈梦纷纷盛赞新乡:王楚钦说“感谢现场的球迷对自己的全力支持”;孙颖莎说“对新乡球迷的加油声感觉很亲切”;陈梦说“新乡发展快、变化大”。
第一次来新乡的德国老将波尔说:“新乡这次比赛组织得相当专业,场馆和氛围都很棒。”如今,我市获得“中国乒乓之乡”荣誉称号,对于新乡来说,是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必将促进我市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