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关于中国文学诺奖作品的讨论分成两大阵营,红黑经纬分明。主要争执焦点之一是公正客观反映生活事实?还是在夸大及抹黑那个时代?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是作者自己的思想、认知、体验、感悟、情绪及丰富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剧烈碰撞后的产物。
无论怎样的故事情节,人物预设,结构编排,内心独白,思想底蕴都离不开每每触摸到的现实生活场景。为了让读者感觉故事生动有趣,往往故事发生的情景特别是细节都经过创作者按照预设主题要求进行不遗余力的提炼加工,包括一定的夸张和虚构,上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让作品呈现更有其表现力,更富感染力,更能吸引读者,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基本原则。
文学作品的本质究竟是暴露还是歌颂没有定论,就如文章无法高低定义一样,不似科学有完整数据验证。但文学作品归根结底是表现了大写的人,人的生活状态、细节以及作品主人公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种种甜酸苦辣,跌宕起伏,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从而释怀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境及难以描述的作者心灵深处的自嗨!
就是说无论是《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百年孤独》《复活》等世界名著都是作家对社会历史进程中事件的深刻描述。这种描述是历史时代的一面镜子,程度不同地解构了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体或个体的所思所想所行,这张历史画卷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作品主人公在其所处环境中的状态,亦及由人物拓展开来的极为丰富的思想立意也包含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
但必须承认,多数作品所表现的是偏离时代主流的浅灰色基调,包括个体在场景中的困顿及作者想要的艺术表现的色彩。
故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预先设置的,其构思经历了怎样的波澜也是显而易见的,或说无论怎样的主题意境,其作者敏感汹涌的激情所导致的情商气质都可能是其作品张力的一部分,并且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问题来了,作者所描述的客观世界是一部,局部,还是一叶知秋呢。
既然作品都是生活场景的提纯或一定高度的艺术表现,如同大多数作者所说,此人非彼人,是若干人物的复合体。也就是说作品需要人物的曲折、复杂及高度性格张扬来呈现作者的真实意图,来吸引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这种高于生活的提炼有没有检验的标准呢?高于生活高到什么程度?是否个性及事件的极端化?故事的延伸意义能不能见微知著或遐想无限?显然没有人极明了地回答这个问题。一部作品一百人阅读就有一百种读感,但多数只是细微的差异,这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同质性所决定的,无论你怎样的超然,你不可能会脱离这个时代。
同一时代人对描述同一时代的作品的感受有天然的亲近感,尽管可能社会职业不同经历有差别,但大的环境下所描绘事件的处理,故事的进展,人物的朔造都能程度不同地感同身受,可在其真实与夸张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大致知晓作者是否有其潜在的不可言说的意境。
而跨时代的人,没有经历过哪个时代的人就另当别论了。行文至此,有关近年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包括诺奖什么的就能有大致的评价。
至少,你在作品中感受到什么?有何启迪意义或整体直观映像?眼前的画卷是怎样的色彩?
必须说明,此次有关文学作品红黑的争执是在时下有关资本收割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其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