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一则“虚拟运营商倒闭后,手机号能否正常使用?”的话题引出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关于此问题,工信部的回应是“与基础电信企业合作的转售企业倒闭后,相关业务可由该基础电信企业或该基础电信企业接入的其他转售企业承接,相应码号资源可正常使用。”
也就是说,当一家虚拟运营商倒闭后,他们售卖出去的手机号还能正常使用。只不过承接通信服务的变成了运营商或是另外一家虚拟运营商而已。
那么,为什么有网友会对虚拟运营商“活不活得下去”有了不小的疑惑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虚拟运营商是什么?
这个虚拟运营商是指从传统通信运营商那里租下了一定的带宽及流量,然后再以自己的品牌向消费者提供通信服务的一种通信经营企业。
简单来说,虚拟运营商其实与中间商、代理商干的事差不多。只不过虚拟运营商是批发带宽及流量,再自己包装营销后售卖给有需求的用户而已。
以前红极一时的长城通信就是宽带业务的虚拟运营商。当时,长城通信靠租用电信、联通的宽带资源再自行推广,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什么要转售给虚拟运营商?
运营商行业其实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信网络是靠砸钱砸出来的。不论是建基站做网络覆盖的阶段,还是平时的通信网络的运维管理,都是时时需要有大量资金来支撑的。
只要在网络建设及运维管理上资金投入不足,信号覆盖范围和网络质量就肯定不会好。
移动与联通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为什么大家都公认移动的信号好、网络质量好,就是因为移动花了巨额资金投入到了网络建设及运维管理上。而联通则因为在此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网络质量不佳,甚至在一些地方都还没有信号。早些年联通为什么在坊间有“城市探测器”的戏称,就是因为离城市越远信号就越差。
因此,在巨大的建设运营成本压力下,传统的运营商出租一部分通信资源给虚拟运营商,由他们来进行营销推广其实也是通信行业里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吃相难看,虚商变得不被待见
大家都知道中间商是要赚差价的。虚拟运营商当然也要靠赚差价来盈利。
虚拟运营商因为不需要建设通信网络及承担各种昂贵的硬件、软件运维,所以边际成本是远低于传统通信运营商的。
因此,只需通过对通信资源租赁、批发买入再零售转卖的虚拟运营商,其实经营成本很低,只需零售转卖就能轻松获取差价利润。而零售转卖是发展的用户规模越大,经营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于是,为了尽可能地获取用户规模,经营成本很低的虚拟运营商在营销推广上整出了很多三大运营商们不敢玩的活。0元套餐、9元保打、流量不清零等等优惠的资费也吸引了不少用户。
不过,虚拟运营商们除了在资费方面有吸引力之外,其他方面则问题多多。
不少用户在使用了虚拟运营商们的通信服务后却感到后悔。而工信部每次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中,虚拟运营商企业的投诉率往往是最高的。
信号不稳定、号码无法正常使用、投诉渠道不畅、服务不及时、用户停机争议等等都是投诉虚拟运营商的常见问题。
此外,还有虚拟运营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却显得“不择手段”。所以,如今一些虚拟运营商几乎变成了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电信诈骗以及刷粉、刷赞等互联网灰黑产的帮凶。还有很多虚拟运营商则将C端号码交易业务转售给第三方。
以至于不少手机App均将170/171等虚拟运营商号段列入到黑名单,并且拒绝虚拟手机号码注册。而在接到170/171等虚拟运营商号段后,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挂断。工信部也多次集体约谈了虚拟运营商企业。
由此,虚拟运营商正变得让大多数用户们“嫌弃”。而一旦用户都“嫌弃”了,虚拟运营商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所以,现在多个虚拟运营商似乎已疑似“停摆”的状态。也由此才引发了有“虚拟运营商倒闭后,手机号能否正常使用?”的疑虑。
本来,设立虚拟运营商是想作为“鲶鱼效应”激活市场,为通信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与三大运营商们均在实实在在地大幅下降资费、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相比虚拟运营商们不仅没成为“鲶鱼”,反而成了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或许,在越发被用户们“嫌弃”后虚拟运营商也快到了要退场的时候。所以,如今关于“虚拟运营商倒闭后,手机号能否正常使用”的问题也成为了众多网友的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