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规章制度在劳动争议中
具有法律效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劳动争议案件裁判实务中,裁判者必须审查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解决好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政策等在效力冲突下的适用。并审查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因而,我们企业制定规章制度,首先要能使公司的管理更加规范。其次,要能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最后,还要避免我们在员工管理过程中出现劳动纠纷的法律风险。也就是说,要确保规章制度在劳动争议中具有法律效力。
那么,究竟一项规章制度怎么才能够符合法律的规定,并具有法律效力呢?
一、规章制度必须依法制定、内容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条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用人单位劳动管理规章制度的违法条款没有法律效力。
1、制定主体有权。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主体应是用人单位有权机关统一制定,并以用人单位名义颁布实施。用人单位不具有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资格,以其名义发布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应视为整体有效的规章制度。
2、内容合法。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就是指其内容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相抵触的部分无效。这里的“法”应当作广义理解,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及地方规章等。
3、诚实守信。一些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内容,需要用人单位在劳动规章制度中予以具体规定。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何谓“严重违章”、 “严重失职”、“重大损害”,法律没有做出具体规定,需要企业规章制度进行补充。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得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正常的常规判断标准,应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4、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渗透所有法律。《劳动合同法》也贯穿着“公序良俗”基本原则。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公序良俗,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主张该规章制度无效。
二、制订规章制度程序必须合法
程序合法指劳动规章制度的制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说明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民主程序包括:在内容上必须要与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民主讨论确定,在形式上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民主讨论通过。
三、规章制度必须公示并告知
公示原则是现代法律法规生效的一个要件。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必须经公示后才能生效,未经公示的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对职工不具有约束力,也没有法律上的效力。公示一般采用用人单位文件、印制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手册、在规定场所公布等形式发布。
由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只在用人单位内部使用,不为公众所知道,所以在用人单位录用新职工时,应当告知新员工本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内容,通过发放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手册和培训等方式让职工了解具体的内容,以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
其实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无论通过何种途径、方式公示公司规章制度,最应当注意的问题是要保留已经公示的证据。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保留证据:
1、将规章制度交由每个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阅读规章制度的签字确认,可以通过制作表格进行登记,也可以制作单页的声明由员工签字,内容包括员工确认“已经充分了解并且承诺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2、在工作场所将规章制度内容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的方式的记录备案,并可由工作场内的物业管理的人员见证。
3、召开职工大会公示规章制度,并以适当的方式保留证据。
4、委托工会公示规章制度,并保留证据。
5、将公司的规章制度均收集在员工手册中,并向每一个员工发放,让员工签收,并确认已知悉规章制度的全部内容且同意遵守。
6、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公示规章制度,一定要有员工确认收到并知悉文件内容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