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为什么蝙蝠是哺乳动物,却是“虫”字旁?我们先来看“蝙蝠”二字的造字法。《说文解字》称:“蝙蝠,服翼也。从虫,畐声。”那么,古人为什么用“虫”字旁来做它的偏旁呢?是不是搞错了?不是!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对于动物的认识是逐步发展成熟的,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

为什么蝙蝠是哺乳动物,却是“虫”字旁?我们先来看“蝙蝠”二字的造字法。《说文解字》称:“蝙蝠,服翼也。从虫,畐声。”那么,古人为什么用“虫”字旁来做它的偏旁呢?是不是搞错了?不是!

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对于动物的认识是逐步发展成熟的,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逐步成熟的。综合古人的文献资料来看,“虫”这个字也有广义和狭义之称之分,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古人当时造字的时候,是依据当时的认识来的。

下面一一来解析——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一、古人最初的认识——“虫”,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古代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用“虫”字来泛指,这应该是含义最广的“虫”字了。人称为“走虫或倮虫”;老虎称为“大虫”,蛇称为“长虫”,鱼称“水虫”,鸟称“羽虫”,有介壳的称为“介虫”,还有什么不能用“虫”来表示的呢?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说,毛虫的精华是麒麟,羽虫的精华是凤凰,介虫的精华是神龟,鳞虫的精华是蛟龙,倮虫的精华是圣人。

在这种含义之下,《说文解字》中“蝙蝠,从虫,畐声”的解释就再合适不过了。同时,这种含义在《汉语词典》中有标注:“虫,动物的通称。”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二、古人认识的发展——有脚的叫“虫”

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把一切动物统称为“虫”显得有些不足了,于是认识上有了发展。于是《尔雅·释虫》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因为蝙蝠是有脚的,所以用虫字旁也合情合理。“豸”是什么呢?本来是指长脊动物,如猫、虎之类。但在此时解释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可见这个字的含义也是不断变化的。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三、古人认识的深入——“鸟兽虫鱼”,分门别类

古人较为深入的认知,分为“鸟兽虫鱼”四类,用这四个字也就可以笼统地称呼自然界的各种动物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一句话:“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历代文化名人如贾谊、柳宗元、刘伯温、李渔、苏轼、蒲松龄、方孝孺、欧阳修、程颐等,对于自然界的鸟、兽、虫、鱼都有记录和思考,今人将其编成《历代文化名人笔下的鸟兽虫鱼》一书。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没有把“蝙蝠”归为“鸟”类呢?请继续往下看——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四、“蝙蝠”为什么不用鸟字旁

上面说到,随着认识的发展,中国古人把自然界的动物分为“鸟兽虫鱼”四类,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没有把“蝙蝠”归为“鸟”类呢?

有两方面原因——

原因之一,古人对“鸟”的认识,象鸟形,飞禽总名。按理说蝙蝠也看似可以归为鸟类,但是后来人们观察发现,鸟有长羽毛,蝙蝠没有长羽毛。《说文解字》:“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

原因之二,古人认为“蝙蝠”是老鼠变化来的,故有“飞老鼠”之称。《孝经·援神契》有注解:“形绝类鼠,肉翅与足相连,夜捉蚊蚋食之,俗言老鼠所化也。”因此,按“鸟兽虫鱼”四分法,还是把蝙蝠归为“虫”类。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五、人类对动物的科学认识

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动物与自然界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蝙蝠划分在脊椎动物、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也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

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如果古人造字之初就有这种知识的话,那么“蝙蝠”这两个字可能要改写。

蝙蝠是哺乳类还是昆虫类(蝙蝠为什么是虫字旁而不是鸟字旁)

人类对于动物的认识是逐步发展成熟的,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逐步成熟的。古人造字之时,依据当时的认识,把蝙蝠二字冠以“虫”字旁,应该是时代的局限吧!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汉语字典》、《尔雅·释虫》、《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动物百科知识等)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河北交响乐团演出(河北交响乐团2020新年音乐会)

2022-9-7 19:52:50

投稿

双开门冰箱一般尺寸长宽高是多少厘米(双开门冰箱一般尺寸长宽高是多少合适)

2022-9-7 19:52:56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