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21年收入(印花税)条例草案》,落实本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其中关键一项为提高股票印花税至0.13%建议,有关调整将在今年8月1日生效。
业内人士指出,法案如通过首读、二读及三读程序,便获制定成为法例。
今年2月24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公布,香港政府为了增加收入,计划将提高股票印花税至0.13%。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买卖双方均需按股票售价或价值各付 0.1%的印花税。过去 10 年,股票交易印花税是香港特区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年带来的收入达200亿港元至370亿港元。
立法会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及经济下行双重打击的情况下,加上港府需推出逆周期措施支持市民和企业,导致 2019-2020 及 2020-2021 两个财政年度录得财政赤字。最新的中期财政预测推算经营账目在 2021-2022 年度起,连续 5 年都会录得赤字。面对与日俱增的公共财政压力,香港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政府开支及增加政府收入。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坦言,2021年至2022年度的财政赤字预计为1016亿港元;而2022/23至2025/26年度亦会连续四年出现经营赤字,介乎224亿至407亿港元,“在面对与日俱增的公共财政压力的大环境下,政府有明显及持续的需要改善财政状况。按今年2月底至5月底每日平均约1770亿港元的成交计算,调整印花税率的建议每年为政府带来的额外收入约为187亿港元,以应付财政开支。”他说道。
许正宇认为,香港一直致力推动政策改革,包括优化各项互联互通计划、容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具“同股不同权”股权架构的新经济企业在香港上市,以及利便大中华公司寻求在港作第二上市。
香港股票市场的平均每日成交额由2010年的690亿港元平稳维持至2014年,即沪港通开通前的695亿港元,并由该年起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1300亿港元。今年首五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额更高达1971亿港元。上市公司的数目在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增长百分之八十,而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亦由21万亿港元上升至48万亿港元,增幅为129%。
许正宇介绍说,有议员亦担心提高股票印花税会增加交易成本,因而减少交投。另外也有议员担心在香港股市进行交投比在其他国际主要金融中心为高。
“事实上各个市场的交易成本结构不尽相同,部分市场有向投资者征收股息税及资本增值税,而香港并无收取此类税项,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市场的交易成本。再者,香港市场的卖点从来不是交易成本低,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不是单靠印花税一项因素可以成就的。”
此外,许正宇也谈到辩论中谈得较多的,是认为此次建议是向小投资者“开刀”,甚至有议员认为政府的政策对中小型券商不公平。他指出,根据港交所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香港股票市场的主要成交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约占八成;而其他零售投资者例如散户只占大概少于两成。
“仔细一点看,属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最高,约占百分之三十六点六;属本地的零售投资者约占百分之十三点六。换句话说,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来源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或海外投资者。”
在许正宇看来,经调整后的股票交易印花税在每10万元的股票交易只增加30元。“对一众投资者而言,我相信他们每作10万元的股票投资亦期望远高于30元的回报。我认为只要我们能维持一个具质素的市场,单是增加股票交易印花税到现时建议的水平并不会大幅度地影响投资者进行买卖的意欲。”
有议员也关注增加印花税会打击证券业界的业务并扼杀中小型券商的生存空间。
许正宇强调,政府感谢中小型券商对业界多年来的持续贡献,并理解它们的经营困难。“政府及监管机构持续推出减轻业界负担的措施,并协助业界提升技能,包括在‘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证券业资助计划,发放现金支持中小型证券行及证券业的持牌人;并为中小型券商举办证券业金融科技发展研讨会,协助证券业应用金融科技,升级转型。”
光大新鸿基财富管理分析师温杰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该政策确定之后影响不大,因市场已有预期。他表示,交易成本只是影响股市的其中一个原因,若投资者对股市前景有信心,不会太介意交易费用微调。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最多是对对冲基金或程序交易有比较大影响,整体而言影响不是很大。如果当地的上市公司质素高,有盈利增长,交易成本虽然有所增长,也有人来投资。
一位港股市场资深投资经理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影响可能会慢慢浮现,对散户跟经纪人很受影响,尤其是经纪人为了赚佣金,只要足够覆盖成本就会交易。他认为,当前经纪人行业并不景气,监管也收紧其从业的自由度,比如经纪人促成客户交易更受限制,比如公司研究部门没覆盖的股份,经纪人不应该推荐给客户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港股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因为疫情缘故,对香港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相对而言,金融行业影响较小。加征金融行业的印花税除了金融从业人员反对,大多数人不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