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永遇乐慢”“消息”。以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另有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双调一百四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等变体。
“永遇乐”词调始见宋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林钟商”,晁补之词名“消息”,自注“越调”,周密《天基圣节排当乐次》则云:“乐奏夹钟宫,第五盏,瘠篥起‘永遇乐慢’。”《钦定词谱》卷三十二:“‘永遇乐’有平韵、仄韵两体。”自柳永创‘永遇乐’仄韵体,此调在北宋均押仄韵。南宋时,陈允平填此调改押平韵,其“玉腕笼寒”一首自注云:“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见《日湖渔唱》。《词律》卷十八、《钦定词谱》卷三十二均于此调下列仄韵、平韵两体。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唐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诀别。女持纸三唱而死。
唐朝有个书生杜秘书,工于填词。邻居家有个小女儿叫酥香,非常美丽聪慧,所有才子佳人曲子都能吟讽背诵,特别喜欢杜秘书写的词。郎情妾意,私订终身。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酥香家的一个仆人发现后,报告了主子。由于没有媒妁之言,加上酥香的父母坚决反对,书生被告了官,判了刑,发配到遥远的河朔。临行前,他为酥香写了一首《永遇乐》词,酥香拿着这首词,连唱三遍,声竭而亡。
1.《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词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炉,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旷,余味悠然。
宋·胡仔:“《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夜登燕子楼词;……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脱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
2.《永遇乐·长忆别时》
【宋】苏轼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永遇乐·长忆别时》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展开回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下片通过对周围景象的描写,更加渲染了词人内心的思念以及回忆。全词通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将词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近代·俞陛云:“观“清淮”、“到海”三句,知与巨源交谊之深,更忆及“西垣清禁”,同此月明,抚今追昔,不尽低回。言为心声,知公天性之厚也。”(《宋词选释》)
3.《永遇乐·春情》
【宋】解昉
风暖莺娇,露浓花重,天气和煦。
院落烟收,垂杨舞困,无奈堆金缕。
谁家巧纵,青楼弦管,惹起梦云情绪。
忆当时、纹衾粲枕,未尝暂孤鸳侣。
芳菲易老,故人难聚,到此翻成轻误。
阆苑仙遥,蛮笺纵写,何计传深诉。
青山绿水,古今长在,惟有旧欢[何处。
空赢得、斜阳暮草,淡烟细雨。
《永遇乐·春情》由北宋词人解昉创作,通过对春日融融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孤寂。此词通篇抒写春日情思,流露出作者对逝去的爱情的回忆、留恋,对理想的不能实现的伤感、悲叹。
此词先安排一个春日融融的背景,不仅自然,而且与后面有着某种比衬作用。大自然的春天去了又回,而伤心人心中的春天却一去不返;大自然是如此的喧闹,而断肠人心中却是如此冷寂。有此种对比,自然会增加感情的强度与力度。另外,词还充分利用景物的表情作用,如以青山绿水的长,反衬自身的旧欢不再;以斜阳烟雨的黯淡迷蒙,隐喻愁恨的无边无际,从而以有形的景物来体现无形的思绪,作者的感情自然鲜明可感,而且富有余味。
4.《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大手笔。
清·谢章铤:“柳屯田‘晓风残月’,文洁而体清;李易安‘落日’‘暮云’,虑周而藻密。综述性灵,敷写气象,盖骎骎乎大雅之林矣。”(《赌棋山庄集·词话卷三》)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明·杨慎:“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词品》)
6.《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宋】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写送别族弟。上片从正面立意,吟赋辛氏忠义家世,并以贯穿全篇 ,含勉励族弟之意;下片由反面立意,谓“辛”字与“芳甘浓美”无缘,宁不教儿曹“金印”“累累”,决不附权媚世,有损辛氏清白刚直门风。全词寓庄于谐,语句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
现代·吴则虞:“此词题为‘戏赋辛字’,意在咏辣。稼轩生有辣性,以此自遣,不仅别弟而已。”(《辛弃疾词选集》)
7.《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宋】姜夔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征微利。
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何难计。
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上片叙友谊,谈辛克清先生的志行节操,倾吐了对辛先生的敬慕之情;下片表示平生志欲结邻,视富贵如槐蚁,并对友人倾诉自己的襟怀。全词风格朴老放逸,在姜夔词中独树一帜。
近代·夏承焘:此词首三句写二人交情,既深且久。“不学杨郎”六 句,谓克清其人,不求闻达,自甘淡泊。“五千言、老来受用”二句,谓其人精研《老子》学说,懂得“为天下溪”,“复归于婴儿”的道理。下片追忆二人往年曾有东冈卜邻之计,结果没有实现。末数语白石自谓多年来湖海飘零,犹如一梦。不如满引洼樽,放怀一醉。(《姜白石词校注》)
8.《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宋】姜夔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9。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南宋词人姜夔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起兴,引出抗金英雄辛弃疾独当一面、统率千军万马的高大形象。下片赞扬辛弃疾富有才略,出师必胜,结尾含蕴丰富,摇曳生姿,意境悠远,有幽隽秀雅之致。全词多次使用典故,借古人古事以颂稼轩,通过赞扬稼轩来寄寓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政治热情。
现代·夏承焘:这首词中的“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以及“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等句,气派阔大,接近辛词的镗鞳之声。(《姜白石词校注》)
9.《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宋】吴文英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
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
红叶流光,蘋花两鬓,心事成秋水。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点题,抒写中秋夜风雨有感;下片借景抒情,忆昔伤今。全词把家国之忧、身世之叹、离合之悲融为一体,时空交错,含蓄委婉,感情深挚。
近代·杨铁夫:此亦忆姬之作。一韵,从风雨入人事。二韵,从人事写风雨。三韵,有风雨必无月。四韵,晴则有月,阴则无;一如人之离合,“故人”指姬。五韵,逆入。六韵,平出。七韵,以瓶桂烘托。八韵,月被云遮,如人为路隔,“妒云”二字,妙,大有“铜雀春深”之感。(《梦窗词选笺释》)
10.《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宋】吴文英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
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
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
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先叙写天气及室中人的心态;下片继而回忆以往的欢宴夜游,对爱人表示歉意,最后才归到正题“探梅”。词题“探梅”,实际却是在探寻过往的游踪遗迹,下片通过“西湖旧日”对此加以展开。笔墨闲散而情感隽妙幽深。
11.《永遇乐·璧月初晴》
【宋】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永遇乐·璧月初晴》是南宋词人刘辰翁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以临安今昔不同的春景春事特别是元宵况味穿插比照,引发感慨。下片追叙由北宋末到南渡初直至今日的痛史,拟用李清照的身世和口吻来感事抒情。全词通过今昔对比,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与眷恋,哀婉无穷,表达了临安沦陷后“江南无路”的悲苦之情。
现代·刘晓亮:“整首词词人在今昔对比中将自己的愁苦和盘托出,同时又通过与李清照的南渡之苦作对比,更加深了自己的感叹。全篇只是娓娓道来,不假修饰,却深入人心。”(《唐宋词鉴赏辞典》)
12.《永遇乐·舟中感旧》
【清】徐灿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
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
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
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
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
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永遇乐·舟中感旧》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舟中行旅感叹怀旧的词作。词的上片感叹故国的豪华眨眼间抛尽,下片抒发因故国覆亡而愁苦沉郁的心情。词作主要通过景物、山川和典故来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不无悲壮之语,但更多的是悲咽凄切,采取引而不发、含而不吐的表达方式。
清·陈廷焯:“全章精炼,运用成典有唱叹之神,无堆垛之迹,不谓妇人有此杰笔,可与易安并峙千古矣。”(《词则·放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