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中国自古有“五味杂陈”之说。这杂陈的五味,指酸、苦、辛、咸、甜。不过,当时的“辛”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辣,而是泛指花椒、姜、葱等辛香调料的味儿。在辣椒传入中国后,我们今天说的五味,其中的辛味,使用最多

中国自古有“五味杂陈”之说。这杂陈的五味,指酸、苦、辛、咸、甜。不过,当时的“辛”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辣,而是泛指花椒、姜、葱等辛香调料的味儿。在辣椒传入中国后,我们今天说的五味,其中的辛味,使用最多的是辣椒。以至于五味,都渐渐演变成酸、甜、苦、辣、咸了。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醯(音读西)”、“酢(音cù计醋)”、“苦酒”实际上都是古代对醋的称呼。根据这些字词的出现年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也就是在西周时,中国已有食醋。

醋最早又是在哪里发明的呢?历史学家郝树候先生经过对太原的考证认为,在公元前479年,晋阳城建立时就有醋坊了。而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点是,山西人有一绰号叫“老醯儿”,“老醯儿”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这称呼至少说明山西人与醋的密切关联。

在山西的近邻,陕南地区是水稻文化圈和小麦文化圈的复合地带,这里也是一个嗜酸地带,这里是山区与平川交会处,陕南人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陕南山区多雨、潮湿,据说酸辣可以驱寒除湿。

吃酸地带有多么辽阔宽广呢?众所周知,生活在贵州高原高寒地区的苗人也是酸味的忠实爱好者,酸汤鱼是他们的经典之作。走过贵州高原,生活在亚热带的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也喜欢吃酸茶、嚼槟榔。而傣族则嗜酸笋,每年都要泡制大量的酸笋。

泡菜是以酸味为基础味。而吃泡菜莫过于四川与东北。四川泡菜是五彩缤纷,花样繁多,泡菜缸里是一切可以酸泡。东北人的泡菜通常比较单调,多泡大白菜。大白菜、粉丝和猪肉片,可以煮沸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让东北人的小屋子里热气沸腾。

这么一想,很可以得出这些地方为什么嗜酸的理由了,就是——帮助消化、驱寒、去湿、解暑。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甜味是人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得到的第一份食物,就是母亲甘甜的乳汁。据研究,出生后仅几小时的婴儿已能明确表示对甜味的喜好和对酸味的厌恶,而初学走路的孩子已经对不同浓度的甜味十分敏感,这说明喜欢吃甜的东西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饮食会透露很多有关甜味的信息。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北方人喜咸,南方人喜甜,四川人湖南人喜辣,这都是地理、历史、气候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在任何地方的筵席上,都会有一二道甜点,如藕粉圆子、莲子羹、绿豆糕等等。

公元1世纪的《神异经》载:“南方荒内,甘蔗之林”,史载,西汉之时中国就已经有了甘蔗制糖。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印度摩揭陀国首次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其使者返回时,唐太宗随即派人到该国学习熬糖法,还邀请两个印度熬糖工匠到长安传授工艺。

接着,唐太宗又派外国工匠到南方的越州传播印度熬糖法。《新唐书》说,后来中国造的糖“色味愈西域远甚”,意思是在颜色和口味方面远远超过了印度。

有意思的是,印度印地语中的白糖为cīnī(意思为“中国的”),这说明唐以后,“色味愈西域远甚”的中国糖已经输入了印度,或者印度反过来向中国学习了制糖技术。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苦味植物的地理分布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那就是最早都分布于中国南方。在广阔的时空中,它们大致都是由南向北传播,这并非偶然的巧合。

“苦”味食品很多源于南方,南方气候燥热,而“苦”能够“清热去火”,人们在饮食上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带有“苦味”的食物。苦丁茶、苦瓜这两样苦味食品就很有代表性。

作为广西的传统名茶之一,苦丁茶具体产于何时已不可考。在唐宋以前,苦丁茶就已经在广东至交趾(今越南)一带广泛种植,其野生资源相当丰富。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有诗曰 “十碗煎皋卢”,可见在唐朝前后,苦丁茶已进入中国北部地区,而且一般饮用时是大碗大碗喝的。

据考证,明清时,苦丁茶的产地已遍及两广地区。在清末,苦丁茶甚至受到外国传教士的重视,更带动了其在北方民众中的传播。

苦瓜原产于印度东部,17世纪传入欧洲,多作观赏植物栽培。大约在明代初期传入我国。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三保太监郑和奉圣旨建造楼船62艘,从南京出发,七下南洋,最远到过非洲东岸,传播中国文化,交流中外物产,国威远扬。

据明代费信著《星槎胜览》记载,三保太监当时带去许多蔬菜、菜种以及鱼肉之类,也带回不少当时大多数国人闻所未闻的稀罕物种,其中就有苦瓜。

苦瓜于15世纪被引入后,很快就风行华土,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苦瓜开始向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迁移,以夏季栽培为主。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辣椒进入中国不到400年,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终结了已延续2000年之久的花椒时代——辣椒为什么具有如此诱人的魅力?

在明代以前,花椒、姜、茱萸三者使用最多,被称为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是为“三香”。中国传统“三香”的格局改变,统治了2000多年的花椒退位,茱萸淡出,主要“归功”于发生在明代末年的一次规模庞大的“物种入侵”。

15世纪末,为了寻求胡椒而航海西渡的哥伦布,到北美大陆后发现了辣椒,并把它带回了欧洲。据学者考证,辣椒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1493年辣椒传入西班牙,1548年传到英国,至16世纪中叶辣椒已经风靡整个欧洲;旋即,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把辣椒传入了印度,明朝末年引入中国,17世纪辣椒传入东南亚各国。

事实上,辣椒传入中国之初是用来观赏的。而目前可以见到的中国最早食用辣椒的记载,是在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 贵州“土苗用(辣椒)以代盐”。

至乾隆年间,贵州地区开始大量食用辣椒,紧接着与贵州相邻的云南镇雄和湖南辰州府也开始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的《台湾府志》中,有了台湾岛食用辣椒的记载。嘉庆以后,有记载说,黔、湘、川、赣四省已开始“种(辣椒)以为蔬”了。道光年间,贵州北部已“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据清代末年《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说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经成性,连汤里都要放辣椒了。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想来人对盐的需求,与他所处的地域、气候、资源、饮食文化等关系极大。一般来说,北方人的口味偏重,饭菜味道一般都做得咸厚浓重;而南方人的口味偏淡,饭菜则喜欢鲜淡清爽。这一点在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为代表的“中国八大菜系”中体现得很明显。

如果用拟人化的形象比喻的话,那么鲁、皖两个风味咸厚浓重的北方菜系,就犹如雄健敦实的北方汉子;而粤、闽两个风味鲜香、酸甜清淡的南方菜系,则宛如风流倜傥的清秀公子。至于川、湘两地,色香味俱全,麻辣烫齐彰,俨然是蜀中旷达名士、湘楚狂放奇才!

而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因地理条件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又呈现出了与汉族地区大不相同的奇特景观。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干燥,除畜牧业以外,用于食用的蔬菜瓜果很少。因此,他们对盐分的补充就少了许多自然饮食的渠道,只能更直接地使用食盐。也正是这个原因,西北的许多民族对食盐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敬畏之心,从远古就流传下来许多与盐相关的神话传说,直到今天,还以风俗礼仪的方式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维吾尔族的婚俗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是让新郎和新娘各吃一小块在咸盐水里蘸过的馕。这是维吾尔人古老的婚俗礼仪之一,带有浪漫而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人生百态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五味杂陈是什么意思)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潮湿的地理环境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

我国北方地处暖湿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涉及资源下载的,本站旨在共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您想商用请获取官网版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投稿

逆回购是什么意思(逆回购的概念)

2022-10-12 22:59:51

投稿

如何快速去脸上的斑点小妙招(如何快速去脸上的斑点)

2022-10-14 23:05:19

搜索